查看原文
其他

亲读会案例 | 《森林大熊》微课背后的故事

余惠斌 点灯人教育 2024-01-09

周二,我们分享了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成员余惠斌老师的《森林大熊》阅读指导微课,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。今天,余惠斌老师继续为我们分享她对《森林大熊》文本的深入研读,图文艺术的鉴赏,以及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教学设计。


各位老师好!学生的课已经上完了,接下来,我将和大家谈谈《森林大熊》这本书的欣赏与教学构想。


我们都知道,图画书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儿童通过图画和文字欣赏故事,通过阅读和交流理解故事。图画阅读、故事聆听与讲述,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、理解力、创造力。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语言,获得美感、品位和见解,建立了价值观,形成具有个性的思考与表达方式。


那么,意蕴如此丰富的图画书,我们该怎么把它带给学生呢?



首先,进行图画书教学之前,教师必须先深研文本。这本书《森林大熊》,我和大家一样,很早以前就读过,但是,那时候读这本书,仅仅停留在感知的浅层面状态。


接到亲读会的教学任务之后,我开始深研文本。


先是反反复复地将整本图画书琢磨上十多遍,然后从封面开始,一页一页地记录自己对文字与图画的阅读感受。


接着,我开始查找各种工具书,看看研究图画书的前辈们是怎么解读这本书的,可惜这样的材料非常少。而后,我把这本书拿给我们学校的美术教师、德育名师去阅读,请她们和我交流阅读感受。


果然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同一本图画书,不同的读者,不同的视角,收获的是不同的阅读感悟。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海明威的“冰山原则”。



海明威曾以“冰山”为喻,他认为作者只应描写“冰山”露出水面的部分,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。他说:“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,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。”


在文学作品中,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“八分之一”,而情感和思想是另外的“八分之七”。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,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。所以,一本意蕴深远、构思巧妙的书,是能够让不同的读者读出丰富的内涵。


今天,我的解读,也只是十分浅薄地呈现自己的阅读理解,冰山下面的八分之七,如此丰富的部分,等着老师们去感悟,去解读。


现在,我就和老师们谈谈这本书的两位十分了不起的作者,然后一起欣赏这本书的图文艺术,最后简单说说我的教学设想。


作者简介



这本书曾获德国绘本大奖、国际绘本艺术金牌奖。本书的文字作者约克·斯坦纳,1930年10月26日出生于瑞士比尔市。他曾经接受过药剂师职业培训,攻读过师范学校,后来,在一所青少年管教所工作。这项工作,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
监禁与自由、习以为常的现实和出发的梦想,成为他的作品主题。他的作品中又蕴含着存在主义哲学意味,对现代文明中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。


从上世纪70年代后,他就与插画家约克·米勒合作,首部作品便是《森林大熊》。此后,他们又共同创作了许多享誉全球的作品。比如,《再见,小兔子》《太阳石》等等。


这本书的图画作者约克·米勒,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,他毕业于广告设计专业,后从事绘本创作工作。他的画风细腻真实,擅长运用电影镜头手法一步步推展情节。他的作品,多呈现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,引发人类对自己生存空间的思考。


1973年,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,使他作为插画家在国际间一举成名并荣获德国青年文学奖。1976年,米勒以相同的手法再度创作一本姊妹篇《城市的改变》,描绘日渐受损的城市景观。这两本绘本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撼。


他的作品投射出一位艺术家的宽阔视野和深刻思想,1994年,他荣获国际安徒生奖。


欣赏图文的艺术



文字作者约克·史坦纳是公认的善于在讲故事中思考的人,而图画作者约克·米勒更是长于在画面中使用镜头感,在真实细腻中创造出无穷的想象空间,二者结合,便造就了《森林大熊》独有的魅力。


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凸显了写实与幻想的结合,将思考与哲学深刻地融入其中。作者约克·史坦纳特别用心地组织人物的语言,描摹出每个人物的不同心理特点。他不置议论,只讲故事。平静的语调,讲述的却是一个荒谬与逻辑并存的故事,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思想的丰沛与深远。


绘者约克·米勒善于用画面唤起意念,用细节传递信息,用伏笔引发感动,所以,他对画面的布局十分讲究。


怎么讲究呢?漫画格的使用赋予了画面动感,大熊的苏醒和困倦都呈现在动态的过程中,而镜头的转换则造成时空的自然交替,大图与小图的错落安排,使场景时而开阔,时而集中,仿佛画面也具有了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。


有人评价他是“善用镜头的电影导演”,镜头水平不变,通过推位摇移,构成前景、近景等多种分镜,还有那些与身份地位形成绝妙映衬的人物神态动作、办公室里的陈列,则传递出些许成人化的趣味、讽刺和冷幽默,为绘本带来复杂的况味和多个层次。


我给大家简单举一两处例子:


用画面唤起意念

01


故事一开始:“树叶开始往下落,野雁成群向南飞。”


画面:枯黄的树叶、向南飞的野雁,传递冬天来了的“视觉影像”。


要传递一个意念或讯息,最好是描述画面,让给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视觉影像,意念自然对应而生:冬天到了,大熊要冬眠了。



我们用画面来描述情景,传递给孩子,让他养成图像思考的习惯,培养他的观察力。


郝广才老师曾经幽默地说:“当今社会,文盲几乎消失,但是,图盲还大量存在。如果图盲充斥,那要达到审美的境界,就还有很深的鸿沟要跨越。”


用细节传递主要讯息

02


在这本书中,细节是最为丰富的,大量细节都集中在大熊被工厂管理员发现,被逐个带去见人事主任、副厂长、厂长、董事长这几页。



我们知道,人事主任官比较小,副厂长官比较大,厂长官更大,所以,画面的安排就随之放大。再看其中一些细节,副厂长只有一个秘书,厂长有两个秘书。副厂长的秘书是老太婆,厂长的秘书是年轻美眉,发色还一黑一金。副厂长接电话,厂长看报纸,老太婆埋头打字,两个美眉嬉笑聊天。灯具、画框、窗景……都各自不同。每一个细节,每一个动作,都透露出生命的真相。


我们再看看董事长带熊去证明自己的时候,董事长是坐什么车?熊是坐什么车?董事长坐的是黑头大轿车,熊坐的是公务交通车。


用伏笔引发感动

03


故事向前推,时间向前走,天气又渐渐变冷,“树叶又开始往下落”。我们看到小小的一个框格,熊把手搭在铁丝网上,望着外边的天空,看着“成群向南飞的野雁”。



还记得书中第一幕吗?熊站在山顶,头抬得高高的,自信、自由自在地看着“野雁成群向南飞”。同样的讯息,重复出现,景物依旧,人事已非。大画面对小框格,熊的动作两相对比,让此幕倍加伤感。这一个小框格含有如此强烈动人的效果呢?是因为绘者在第一幕就埋下了伏笔。


郝广才老师曾说:如果画得不好,怎么画?画熊在哭,就是直接表达情绪。直接表达比较粗糙,没有前奏序曲,没有配乐灯光,打动人的幅度有限。好的方式就是不直接画熊的表情,不光靠主角来演戏。主角再会演,喜怒哀乐表情也有限,要从其他地方下手,先预留线索,布置线路在读者脑中,慢慢酝酿,在适当的时机,引爆高潮。注意,只布线,只埋火药,火要让读者自己点。感动是读者内在情绪涌现,不是外力强加硬塞。


天气变冷,又到了熊该呼呼大睡的季节,绘者在这里利用“春天熊醒来”相同的格式,唤起读者脑中的印象,对应“熊越睡越想睡,睡到头都沉到衣服里”的过程。看到这里,我们就越来越明白,绘者为什么要采取“漫画格”的构图,用这个方法来说故事,他就有更多的空间,去铺陈他想要表达的东西。






我们看绘本,除了赞叹故事的精彩,享受图画的丰美,如果能看出创作者如何深思熟虑,如何决定书的基本架构,就像看到建筑的蓝图、乐曲的乐谱一样,别有一番乐趣。


也就是说:高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视野,角度不同会有更多面的思考。


教学设想



这是一节图画书阅读指导课,从对《森林大熊》的深入研读出发,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,我给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是:


a.边读边思考,结合教师的引导,提取本书图画的关键讯息,体会图文融合而产生的新意义;


b.学会联系生活,思索在现代的工业文明中,人类与自然该如何和谐共处;


c.尝试开展同一作家作品比较阅读,提升图画书阅读力。


从这个目标出发,我采用教师讲述、师生共读共议等方式,按照 “创设阅读情境,引发阅读期待——聚焦重点画面、关键情节停留讨论——回归整体,统整思考——介绍作者,比较阅读”的流程,带着孩子深入《森林大熊》这本书,引导他们观察画面的细节,体会作者的暗示,发现作品的意义。最后通过话题讨论,实现阅读活动的提升,促进孩子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。


从封面、扉页的图文冲突中引发阅读期待

01


封面上,题目“森林大熊”与画面中大熊被社会化产生冲突;扉页里,两头对视的大熊,长相相同,造型各异,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呢?简单地引导,就足以引发孩子的阅读期待。


从关键画面的细节比照中寻找图文的共振

02


图画书里的关键画面,常常能够将故事推向高潮。在熊被工厂管理员带领着,进行层层审查的部分,是这本绘本文与图配合讲述故事达到的一个小高潮。


文字讲述了一个荒谬的故事,没有一个人尊重事实。图画也是这样的,即使董事长的办公室地面铺着熊皮,他也不屑于进行对比验证,而是坚持自己及属下的固有判断。


文字传达了人类的蛮不讲理,图画表达了人类社会等级的森严,自以为是。图文共振,暗示了在这样固化的环境中,人类可以自成逻辑,将荒诞变为合理。


从故事逻辑的荒诞中引发孩子的深入思辨

03


如何让孩子敏锐地感受并捕捉到这个故事的荒诞呢?除了对图文进行充分的感知之外,我尝试让学生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再现故事当中不合理的逻辑,让学生从自己的表达中发现故事的荒谬之处,并进一步深入思考:为什么会这样?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

六年级的孩子,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经开始增强,他们喜欢进行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思考。这些话题的讨论,有助于孩子进一步认识现实世界,对世界作出客观的判断。


从同一作家的作品中探究主题的丰富与多元

04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《森林大熊》和《再见了,小兔子》,都是约克·史坦纳和约克·米勒共同创作的作品,都是与自然、人类和工业文明相关的主题。我在微课的最后,推荐学生对这两部作品展开比较阅读。


大熊和的大灰兔,都是被人类工业文明异化的产物。所不同的是,森林大熊是从自然出来,被人类“社会化”的,最终,他应该还是回归自然了吧。而大灰兔则是已经习惯了工业化的惯性日子,他也经历了“离家——历险——回家”这样的过程,所不同的是,这个“家”,是兔子工厂的笼子,他回家的宿命,最终是体重一达标,就要被送去屠宰的。即使这样,他也不再渴望动身与冒险。



人生道路千万条,我们该何去何从?孩子们也许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,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。


本篇教学设想参考书目:

《好绘本如何好》郝广才/著  新星出版社

《经典绘本的欣赏与讲读》陈晖/著 新星出版社



延伸阅读

整本书阅读交流: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


整本书阅读交流:《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》


夸张•诗意•哲理 ——《安徒生童话》交流指导


《雪人》整本书阅读交流与教学建议


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阅读指导微课


《图画书应该这样读》(上)


《森林大熊》阅读指导微课



 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